智能制造一站式解决方案专家

浙江中兴集团旗下

行业新闻

新版FMEA七步法——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升级

2025-04-07

FMEA(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)即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,是一种用于识别潜在故障、评估其风险并制定对策的质量工具。新版FMEA七步法由AIAG与VDA联合发布,提升了FMEA的结构性与实用性。

1. 新版FMEA七个步骤概览

1. 规划与准备

 明确FMEA的范围、目标、团队成员与资料准备,确保分析具有针对性和完整性。

2. 结构分析

 建立产品或过程的功能结构图,定义系统、子系统、组件之间的关系。

3. 功能分析

 明确每个结构单元的功能与性能要求,识别功能失效的可能场景。

4. 失效分析

 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、失效原因及其影响,形成“失效链”。

5. 风险分析与评估

 运用风险优先级数值(AP)或动作优先级(Action Priority)进行风险排序,替代传统RPN评分法。

6. 优化建议与措施制定

 针对高风险项提出预防、检测、控制措施,并评估其实施可能性与效果。

7. 结果文档与持续改进

 将FMEA结果标准化存档,并在后续项目中复用与更新,形成闭环管理。

2. 新版FMEA的核心变化

- 引入结构-功能-失效链的逻辑模型,提升分析完整性

- 弃用RPN评分,改为动作优先级判断法,强调风险等级与控制能力的关系

- 强调跨部门协作,要求团队成员具备多专业背景

- 强化文档化与后续优化措施的闭环执行

3. 应用建议

- 在项目早期启动FMEA,融入设计或工艺开发流程

- 结合系统工程方法,使用DFMEA与PFMEA协同分析

- 与MES、QMS系统集成,将FMEA结果转化为质量控制点

结语

新版FMEA七步法不仅是质量工具的进化,更代表了企业系统化风险管理的方向。通过结构化分析、优先级判断和持续改进机制,企业可以更有效地防范潜在失效,提升产品与过程的可靠性。
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snbrh.com/news/IndustryNews/26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