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造百科
如何科学评估仓库中人力资源,提高仓库作业量柔性
2022-09-26仓库运营成本中,人工成本占了很大比重。如何安排好每个仓库员工的工作,使他们发挥最大的价值,是每个管理者的重要任务。
其中,提高仓库容量的灵活性,应对各种突发情况,合理安排淡季和旺季人力需求的变化最为突出。
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处理上述三个核心问题:
明确责任和职责
在进出频繁的仓库中,很多不同的位置都会影响货物的数量变化。
例如,叉车司机将负责货物的进出,仓库保管员(拣货员)将挑选零散的货物,搬运工将进行装卸堆垛作业,质量控制员将随机检查或隔离(放行)产品...
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处理货物。如果没有明确各自的责任,在发现数量不足时,就会互相影响,互相推诿。
每个岗位对库存准确性的责任应该明确划分。
例如,搬运工只允许在装卸区工作。出现破损或数量不足时,他们不准擅自进仓库搬几箱货来补。必须由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记录和整理。仓库保管员对自己选择的货物负责,每一次进出都要求记录在案;叉车司机负责整个货物,完成每个仓库的进出必须及时登记...
资源评估
首先要知道整个操作流程需要哪些资源,比如一个仓库保管员要从仓库里把货物挑出来,一个叉车司机要把挑好的货物叉到卡车上,一个搬运工要站在卡车上把货物堆起来。
其次,需要计算资源的理论效率,根据行走路线、行驶距离、码垛速度,计算分拣、叉车、搬运的效率。
最后,我们需要计算运行中的资源数量,用每个资源的效率除以要运行的货物数量,再加上一些经验值(比如工人喝水、上厕所、叉车换电池的时间等。),然后我们就可以算出需要多少仓库保管员,叉车,搬运工。
改善合作
作业资源的数量是足够的,顺序也是清晰的,但是还不够,因为作业还是由不同的工种来完成,只要衔接不够紧密,还是会有少量的卡顿。不分享是团队合作的一种模式,就是把作业需要的各种资源分组,而不是单独作业。
比如根据前面的计算,每天的仓库资源需求是6个仓库保管员,6个叉车,12个搬运工。然后,将他们分成6组,每组1名仓库保管员、1名叉车工和2名搬运工。各组同时处理的订单不会太多,会造成混乱。人们很容易相互交流。根据前述操作顺序模式,通过相互配合和提醒,很容易达到顺序模式2的整体效率。
制定一个好计划
很多仓库前瞻性不够,往往会有一些时间段突然集中大量的装卸业务,使得已经安排的资源和人力不足;正常工作时间往往有一些时间段,几乎没有装卸劳务需求,使安排好的资源和人力大量闲置;在旺季或高峰期,容易发生装卸人工作业过于集中,导致现场混乱,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情况。
这就要求仓库必须想办法得到尽可能准确的不同时期的工作量预测,至少提前一天,以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资源。
人力控制
上一步得到的预测往往在优化前波动较大。如果完全按照这个需求来进行,可能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和人员疲劳。
比如一个仓库,早上八九点想装车的客户最多。如果所有的人和铲车都按照这个需求来安排的话,不够的话就完不成装了,10点以后就有一半闲置了。凌晨也是,有的客户担心早上装货送不到,半夜要求装货。虽然量不大,但是要单独给他们安排一个夜班资源,工作量不饱和还是很累的。
所以需要对原有需求进行优化调整,比如不是按照8-9点高峰的需求,而是结合整个上午的工作量,设定中间值就可以了。
不安排夜班,但是可以提前两个小时开始工作,从6点开始安排作业资源。当全天的工作量经过调整后相对均衡时,劳动效率往往是有序高效的,现场不会出现混乱和危险。
提高操作灵活性
把一天内各期的工作量拉平,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期装卸资源的效果,但是一个月内峰谷也很大,怎么破?
除了每天的工作量预测之外,我们还应该有改变运输能力的灵活性。
比如外包工的数量安排。月初白天安排一班,月中安排两班,月末安排早中晚三班就够了。比如仓储安排,月初入库多,出库少,尽量把货物堆高,增加能量储存,月末入库少,出库多,就不需要把入库的货物再抬高,增加了货物出入库的运行时间,货物可以堆得更短,提高周转效率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snbrh.com/news/baike/832.html